🥷
🥷
文章目录
  1. 前言
  2. 企业安全架构方法论
    1. 概念
    2. 0-1
  3. 总结
  4. 参考

再谈安全架构《一》

前言

早在5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去新开几篇安全架构的文章,不过后来却只写一小部分。因为长进有限,外加上沉淀不足,思路受阻至今。直到最近,感觉七七八八学习了不少,翻翻《Enterprise Security Architecture》发现已经看了几个月了。遂将笔记整理成文。

之前的《什么是安全架构》三篇中主要是以经验出发,属于自下而上的套路,总结的是由实战经验中得来的可行方法。这次将以《Enterprise Security Architecture》为参考,自顶向下的看一下从方法论到实际建设的过程。其实越看书,越发现两者是互相印证的。

企业安全架构方法论

概念

image

任何普适性的方法大都也需要因地制宜。总之,读完此书之后很好的帮助了我总结了之前总结……

因为每个阶段又有许多需要单独考虑的地方,我根据书中内容整理了一份表格,同时在gist上贴了份文字版摘要在此:

image

注:下文所有截图均来自原书

总的来说是三个阶段(Phase),六个层级(Layer)。
三个阶段是策略/计划->设计->运营。 六个阶段分别为:

  • 上下文安全架构
  • 概念安全架构
  • 逻辑安全架构
  • 实际安全架构
  • 组件安全架构
  • 运营安全架构

不过在处理顺序上一般在制定Operational Security Architecture的同时应该是已经考虑到了Logical,Physical的Security Architecture,以及可能遇到的Component上的问题。

0112_001

也就是说涉及到任何要输出的东西时,Mange & Measure 是潜在发生的。可能来自自己,可能来自别人/团队。

下图以Directory Services为例展示了6 Layer是如何形成的。

0131_002

0-1

这里有两张图,分别展示了这套框架的运行逻辑。第一张是指整个三个阶段(可抽象一下)商业策略是是怎么从受到不同影响的输入(Input),来自期望目标(Goals),市场,财务,产品原材料等反馈到安全策略上,以及从Logical -> Physical过程中的考虑的一些案例(case)和因素,直至形成可信的运营。

0127_001

至于有的地方是否是过时的,我们可以暂时不用细究。方法论迁移的套路里细节一般影响不大。例如我们甚至也可以套用阴阳学说在安全建设里面(以下是胡说的),例如:

  • 对立制约

    攻防双方的对立, 到了企业内部,对于关键的权限,分权,分到不同的部门,也是制约吧。企业外部,企业与监管。都是互相制约的。虽然不一定是对立。就如企业内的红蓝对抗,是对立的吗?是也不是,之后还不是要一起坐下来复盘,为什么引进Blue Team还不是提前发现风险,以攻促防。

  • 交感互藏

    攻中有防,防中有攻。你搞了个封禁,攻击方基础设施都已经自动化了。攻击方打进来了,你又弄了个蜜罐/网啥的。企业内部的话,红蓝双方也算是内外相成吧。新技术的诞生也带来新的风险,搞新的安全

  • 互根互用

    没有攻击就没有防守,但没有防盗不一定没有盗。甲方买乙方的设备,用乙方的技术支持,回头甲方又出来搞个企业。一起混生态摸水摸鱼的混,倒也不是个例。当然好的说法肯定是互相促进,共同成长。企业内部不也是弄出中台,弄出平台,弄出x,y,z元素的集合,然后产品线有需求自取元素。

  • 消长平衡

    讲的是势, 攻防双方就是此消彼长,此长彼消的。同样,团队协作,你强势项目就不一定好推,你弱老板可能又会帮你Push。打的狠了防不住了,技术不行,警察介入。防的好,业务ok,来搞的人就多点。

  • 相互转化

    甲方的去了乙方,乙方的去了甲方。也有人喜欢说未知攻焉知防,没有视角怎么去防御。

但是这些东西能扯能说,能用来分析问题,开拓思维。但却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去落地实际的设计。需要落地解决方案的同时需要考虑现实情况中的负责度,一一去解决,评估管理成本、预算等等。以相对严谨的形式去实施,而不是以混的方式。

总结

其实并不难发现,在之前来自实践的总结,和书本的企业安全体系建设方法论有着共通之处。虽然这本书是05年出版,但是放到今天仍不失作为一本案头书。尤其是对刚从事甲方安全建设的工友(哈哈,从事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具有乐天、知命、不忧的能力) 而言,着实能够帮助自身提升。这本书并不一定需要全部看完,对于一些专家而言,甚至通过浏览目录就能知道个大概了。他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帮助你构建大图,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。

参考